跳至主要內容

兩專責組推動土地房屋供應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在網誌撰文介紹土地及房屋供應統籌組和公營房屋項目行動工作組的工作,並指兩個專責組會透過精簡程序和跨部門協調,提速、提效、提量造地建屋,力促多元發展。   以下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7月10日在網誌發表的文章:   新一屆政府上任一個多星期,在行政長官的帶領下,整個團隊正齊心合力,全速推動各項工作。我們雖然各有分工,但卻是對準同一方向:為實現市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而竭誠奮鬥。這是中央的殷切期望、市民心之所盼。   在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5周年大會暨香港特別行政區第六屆政府就職典禮上,國家主席習近平的重要講話洋溢着對香港的關愛之心、對市民的關切之情。他提出的四點希望,包括提高治理水平、不斷增強發展動能、切實排解民生憂難,以及共同維護和諧穩定,都為我們的工作指明了方向。特區政府在上星期舉行了國家主席重要講話精神座談會,讓同事們對重要講話深入學習和了解、分享體會,並致力將講話的精神和內容融合到各自的工作範疇中。我相信管治團隊以至整個社會,對未來幾年政府的施政都抱有莫大期望,尤其是政策及措施都應本着以人民為中心、不斷提高人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等為發展理念。   為了能持續增強香港的發展動能、切實排解民生憂難,土地房屋是重要而迫切須處理的課題。按照行政長官的指示,我們已成立了兩個工作組,專責全方位推動土地及房屋供應,務求精簡程序,加強統籌協調跨部門工作,進一步提速、提效、提量,加快造地建屋,力促多元發展。由我主持的土地及房屋供應統籌組,會全面監督土地發展項目各個環節,統籌整合審批流程,以及致力釋放私人土地發展潛力。工作範圍包括住宅、商業、社福及社區設施用地等的供應,以及公、私營房屋的供應。統籌組亦會確保政府高層適時介入過程中所出現的問題,為發展掃除障礙。   具體而言,統籌組將會協調所有相關的政策局和部門在土地發展和房屋供應方面的工作,包括規劃、地政、環境、交通、基建、社福和文康設施配置等,全面督導土地供應,亦會持續檢視各個造地項目由研究至土地平整各階段工作的進展,以確保不同用地的供應切實到位;同時會制訂並定期公布未來十年可供發展土地(即熟地)的供應預測,提高透明度,利便公眾監察政府工作進度。   統籌組亦會確保有適切的制度持續落實基建先行、創造容量的發展方針,借助交通基建帶來的便利以釋放更多交通沿線以至較偏遠土地的發展潛力。這模式不但有助避免因一兩個環節的阻滯而拖慢用地供應的進度,更可透過適時提供交通基建,帶動相關用地地積比率的提高,增加房屋供應。   此外,統籌組亦會督導各項精簡發展程序的法例修訂工作,包括《城市規劃條例》、《前濱及海床(填海工程)條例》、《道路(工程、使用及補償)條例》、《收回土地條例》等,以精簡及縮短法定程序;避免不同部門重複執行性質相似的程序;理順不合時宜、不清晰的安排;授權部門同步進行某些程序等,以縮短從規劃到可供發展熟地的時間。此外,統籌組亦會制訂有助釋放私人土地發展潛力的方案,全方位加快土地房屋供應。   至於由財政司副司長負責的公營房屋項目行動工作組,則負責督導公營房屋興建項目,並以提速、提量、提效為目標,工作範圍包括監察預留作公營房屋項目的用地是否可準時交付;探討各項加快建造及入伙的措施;制訂及更新公營房屋新供應的預測;考慮及解決各項影響準時完成公營房屋項目的跨政策局或跨部門問題,亦會探討及制訂措施增加公營房屋的供應。   行動工作組會按行政長官的明確要求,在本屆政府上任後百日內提交初步加快興建公營房屋的工作建議,包括公屋提前上樓計劃、部門的分工協調方案、重啟及優化私人參建模式、壓縮建築設計、精簡各種相關工程、驗收等程序,目標是把部分單位提早完成,以提升未來五年內的整體公營房屋落成量。   這兩個高層次、跨部門的專責工作組正全面推展工作,並將在本星期分別召開首次會議。在行政長官的有力領導、整個團隊的全力推動下,我深信本屆政府將不負習主席囑託,貫徹「民有所呼,我有所應」,以務實有為的態度,着力改善民生,積極化解社會面對的問題。
http://dlvr.it/STf341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推動創新有賴各界團結向前

行政長官李家超表示,要成功推動創新,需要社會各界攜手努力,團結向前。他將在10月發表首份施政報告,相關公眾諮詢已經展開。他鼓勵大眾踴躍發表意見,提供創新意念,一起為香港謀發展。   以下是行政長官李家超7月29日在第三屆香港創新領軍人物大奬頒獎典禮的致辭全文:   馮國經博士(香港創新領軍人物大奬評審委員會主席)、鄭李錦芬總裁(團結香港基金總裁)、各位嘉賓、各位朋友:   我很高興參加團結香港基金主辦的第三屆香港創新領軍人物大奬頒獎典禮,分享各位得獎者的喜悅。   團結香港基金一直透過旗下的創新、創意、創業平台,即「三創」平台,積極推動香港的發展,我肯定基金的貢獻。我期望創新領軍人物大獎能夠提升社會創新氣氛,鼓勵更多人突破傳統,勇於嘗試,引領香港發展走向世界最前端。   今屆當選的九位得獎者,在不同領域發揮創新力量,成就廣及健康科學、智能製造、遊戲及區塊鏈、物流、社會創新、高等教育等範疇。他們將空前的創新意念帶給香港,以至祖國及全世界,展示「創出香港.天際飛翔」的成就。   世界正處於以創新為主導的時代,我們需要不斷尋找新的經濟動力,才可以在瞬息萬變的大環境之中突圍而出。作為國際大都會,香港同樣面對各種挑戰,需要持續激發創意、鼓勵創新、促進創業,才可以保持及提升競爭力,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   香港有祖國作為我們強大的後盾,在創科發展方面亦得到中央的明確支持和肯定。國家主席習近平主席早前來港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5周年,專程考察香港科學園,充分體現中央對香港創科發展高度重視。   特區政府會全力、全速推動香港創科發展,推進香港和粵港澳大灣區其他城市產業鏈的優勢互補,建設更蓬勃的創科生態圈,加快智慧城市發展,好好發揮香港背靠祖國、聯通世界這得天獨厚的顯著優勢,把香港構建成為國際創科中心。   要成功推動創新,我們需要社會各界攜手努力,團結向前。我將在10月發表首份施政報告,相關公眾諮詢已經展開。我鼓勵各位踴躍發表意見,為我們提供創新意念,一起為香港謀發展。   今天在座的得獎領軍人物,都是香港創科精神的表表者。我希望你們會繼續傳承這份精神,一同為香港的創科事業開新篇。   謝謝大家! http://dlvr.it/SVlp7P

5月外匯儲備資產減七億美元

金融管理局公布,5月底官方外匯儲備資產為4,650億美元,較4月底減少七億美元。   此資產相當於香港流通貨幣約六倍,或港元貨幣供應M3約45%。   5月底並無未交收外匯合約。 http://dlvr.it/SRpt5H

工總和科技園合辦首屆「工業 X 創科體驗之旅」 為新興產業孕育創科人才

(香港,2022年8月16日) —  香港工業總會(「工總」)及香港科技園公司(「科技園」)合辦首屆「工業 x 創科體驗之旅」,帶領逾30名本地中學生走進結合科技、創意和新產業的環境,展開一次別開生面的難忘暑假之旅。學生將一連四日參觀工總、科學園及創新園,並於夥伴企業親身體驗創科相關工作,深入認識香港新興產業的最新發展和機遇,激發他們對創科的興趣和擴闊視野,準備未來升學及就業的生涯規劃。 這次體驗之旅由信和集團贊助,並由保良局生涯規劃及理財教育中心擔任合作夥伴,共30間工總成員企業,以及位於科學園及創新園的科技園夥伴企業參與活動,為學生提供行政人員「工作影子」(executive shadowing)體驗、職場參觀及實地工作機會,以及擔任學生導師,共同努力培育未來棟樑。活動開幕禮今天於工總圓滿舉行,由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副局長梁宏正先生與各企業代表,共同見證學生展開不一樣的體驗之旅。 工總兼科技園主席查毅超博士表示:「香港要成為國際創科中心,人才是不可或缺的一環,而且需要長期投入培育。科技園和工總願意肩負起培育本地人才的使命,透過具教育意義的活動,讓學生早在求學階段時親身接觸工業和創科,實地了解行業的工作,和從工業家、創科人士的經驗分享中獲得啟發。我相信四天的活動能讓他們感受到香港創科及工業界有無窮的可能性,有助他們規劃前途。未來,他們可以加入創科工業生態圈,運用創意發揮潛能,締造更繁榮和更具競爭力的香港。」 信和集團副主席暨香港創新基金主席黃永光先生表示︰「香港邁向國際創新科技中心發展,創新是開啟成功和可持續發展的鑰匙,培養優秀人才尤其重要。香港創新基金致力建構全面創科生態系統,照顧各界需要。我們衷心感謝合作夥伴香港工業總會及香港科技園公司舉辦體驗之旅,饒富意義,並期望年輕創業家汲取實用知識,為未來發展做好準備。」 活動的閉幕畢業儀式將於8月19日舉行,屆時學生和企業代表會分享參與活動的得著和感受。為培育新一代的工業及創科人才,主辦機構期望未來舉辦更多「工業 x 創科體驗之旅」,為本地學生創造更多接觸新興產業的機會。科技園及工總會繼續攜手,吸引不同背景及經驗的人才加入創科,建構一個多元及生氣勃勃的創科及工業生態圈。 資料來源 : https://www.hkstp.org/zh-hk/press-room/fhki-and-hkstp-co-organise-firs